无错小说网 > 仙侠小说 > 暴秦 > 第三百六十三回 为谣言宋灭曹国全文阅读

第三百六十三回 为谣言宋灭曹国

第三百六十三回为谣言宋灭曹国那子驷说道:“君无戏言,主公既已答应,自然应该说话算数!只是我们是一个国家,凡事要为大局着想,毕竟不能像乡野村夫那般,为朋友两肋插刀那般简单。凡动兵之时,需考虑对国家有利,对人民有利才行。以臣之见,我们但要出兵,须第一,要得楚国承诺,若是万一晋国助宋,楚国会出兵相救,这样便可保得我们有一个强大的支持,即使不是万无一失,至少也能全身而退。第二,我们出兵不能无利,听说那宋国伐曹是为了曹国的大杀器,我们要问一下,他是不是真的有这个东西,若是真的有这个东西,我们但能得到,岂不是今后可以不用害怕晋国楚国等大国了么?”

“这样做,我们不成了趁人之危的小人了么?”

“主公考虑的太多了!第一,我们并没有为此事去找他*要,是他自己来找我们帮助的,既然求人帮助,自然要支付一定的报酬,这乃是人之常情。第二,郑国乃是曹国的友邦,我们得到那大杀器,再要保护曹国,还不是易如反掌?总比被晋国、宋国得到要对曹国有利!第三,武器之于国家便如刀剑在个人身上一样,在强盗手上便是凶器,在普通的人手上,便是自卫的武器,在我们手上,即对我国有利,又对他们有利,他不给我们又能给谁?”

“可是,他若有那东西还会被宋国打得那么狼狈么?依我看,可能是谣传也说不定呢!”

“无风不起浪,我们也不可不信哪!”

“那好吧,只是这件事儿,你教我如何能够开的出口?”

“主公不要为难,你只要如此,如此也就是了!保管那曹成公会自己把事实全说出来的!”

郑简公慌忙书写书信一封,令人连夜赶往楚国,探探楚国的口风。

过了两日,郑简公叫人去请曹成公到府商议伐宋救曹之事,曹成公听到郑简公来请,慌忙收拾一番,来见郑简公。还没到大殿,但听里面吵吵闹闹,十分热闹,心中疑惑,心道:‘是谁敢在郑简公的宫里吵闹?”于是驻足不前,凝神细听,但听里面一人说道:“寡人既然已经答应了曹国,岂能出尔反尔?”却是那郑简公的声音。另一个声音却说道:“我们是一个国家,不是一个个人,岂能为了所谓的义气,便置国家百姓于不顾?那曹成公明明有厉害的武器却不用,岂不是保存了他们自己的实力,却叫我们替他卖命?替曹国出兵,得罪宋国和晋国,为我们树立了两个强敌,与我郑国何益?主公万万不可冲动啊!”

那郑简公勃然大怒道:“大胆子驷,如此无礼,寡人替曹复国还不是为我们两家邦谊着想,我们郑国乃是仁义之邦,岂能像个商人,时时处处只想着利益?你休再提起??????”说话间,那声音越来越小,后面的话就再也听不见了。

曹成公听这番吵闹分明是为自己曹国引起的,不由得心中暗暗内疚,心中觉得对郑简公不起,正在愧疚之时,却见内侍匆匆出来,见到曹成公,连忙深施一礼,说道:“主公来了,我家主公正盼着您呢,快些随我进来!”

曹成公进得大殿,见那郑简公余怒未息,面色苍白,显见是已和大臣争辩了好久了,见到他来,又慌忙换做了一副欢迎的模样,挤出一丝微笑,令他心中好不歉然!连忙冲着郑简公深施一礼,那旁边的郑国正卿子驷,见到他来,却慌忙冲着他浅浅地施了一礼,就要告辞出去。

曹成公心道:“他们争吵却是为我,我既然已经听到,岂能装作不知?”于是对子驷说道:“正卿慢走,寡人有一言相告!”

那子驷只好疑惑地停住脚步。

曹成公说道:“宋国此番伐曹,确实是为那所谓的厉害武器。那厉害武器,便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工匠叫做公孙冶的所发明的一种崭新的冶炼术。这种冶炼术所炼出的兵器称为铁器(诸位看官,你别笑,这铁器的诞生,在当时确实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。这青铜器虽然比较不易锈蚀,但因其较难冶炼,且比较脆弱,只有具有一定身份的人才有资格使用。普通的士兵和一般的老百姓是没有资格使用的。农民耕地更是不可能用青铜器,也只有铁器发明以后,金属的兵器及器具才开始普及,直至到平民所用的菜刀啊,斧头啊等等。《左传?昭公二十九年》记载:冬,晋赵鞅、荀寅帅师城汝滨,遂赋晋国一鼓铁,以铸刑鼎,著范宣子所为《刑书》焉。这是讲公元前513年,赵、荀在今河南省中南部的古汝水之滨筑城,铸造了一个铁质刑鼎,以颁布晋国法典,这是铸铁的最早记载。铸刑鼎的铁是作为军赋从民间征收来的,1鼓为480周斤,合现在的110公斤,这说明当时已有了民间炼铁作坊。从目前的考古发掘结果来看,我国人工冶炼的铸铁器具约出现于春秋末期以前,即公元前6世纪左右。因我写的不是论文,而是小说,这里也就不再多做论述了,说得多了大家或许就烦了,呵呵!),此种铁制兵器,比那铜器确实坚硬不少,也锐利不少,而且适合大批量地生产??????”

郑简公打断他说:“成公兄休再提起,我们郑国助曹复国非为回报,若是你听到了什么闲话,请您千万不要介意??????”说着话冲着那子驷瞪了一眼。

子驷低头不语。(未完待续)